腳痛,對症下藥很重要!


最近的case有一名舞者在練舞動作時,腳在腳跟掂起的動作時一不注意,腳背啪了一下的甩到,造成腳背的不舒服,疼痛感劇烈至少7/10 mVAS,在用力dorsiflexion時會感覺到一條線的疼痛。

第五個位置下蹲也會感覺蹲不下去,且有刺痛,因為隔一個星期就要術科考試,所以很擔心這疼痛會影響到考試,都想說到時上場前吃止痛、消炎藥就撐過去了,但心裡還是怕吃藥忍過,受傷有可能會因為持續的練習和考試而更加重,所以舞者和我們都很看重這次的調整,也希望能夠幫她把不舒服降到最低,腳的功能也維持到較好的狀態。

​初期在檢查時,疼痛位置根據描述和檢測都初步判斷是脛前肌的拉傷,所以把脛前肌利用ART的方式處理開,再利用脊醫的矯正將關節活動侷限的地方調整,學員後來在動時,已經感覺到好了一半,但是剩下一個痛是在腳背大概介於ㄧ二指的位置,尤其是將第一metatarsal相對第二往上搬時,會有一個觸電的感覺在指節間(interosseous space)疼痛程度大概5/10 mVAS,還可動作,但是痛快要阻礙到活動了。

在關節評估時,覺得關節的活動度已經正常,但是每當做那個特定動作時,不管是被動還是主動,都會產生同樣的刺痛,當下覺得這個一定是關節本身力學和位置部分一定是哪裡不對,在重複評估不同動作和角度測試時,終於抓到一個位置,將1st metatarsal做medial rotation後,重複做那個向上搬的動作時,竟然都沒有感覺了,當下覺得wow! 當然,我們很機車的故意把它做lateral rotation,疼痛感就加劇哈哈!

看來是找到正確的方向了,但是接下來要如何處理呢?

活動度基本上都很好,只是指頭的旋轉度不對,好像應該要將這個旋轉度給固定才好,想了身邊所有功具和可以達成的功效,後來決定使用肌內效貼布(kinesiotaping)但是之前從來沒有臨床上使用過固定一個指頭(1st metatarsal)在medial rotation如此細微的方式,所以索性剪了兩段15公分的窄版肌貼,利用mechanical correction的方式針對大拇指旋轉度做固定,固定完當下疼痛感消失到0/10 mVAS,這真的是令我覺得神奇!

學員當然覺得更神奇,剛剛的線狀般刺痛感就消失了,站起來時,原本的第五個位置下蹲也都沒有那個刺痛感和可以較順利下蹲,這個經驗真的蠻重要的!因為Tibialis Anterior的部分疼痛感跟這個interosseous nerve疼痛其實原本就不同位置,只是一開始評估沒有真的正確判斷出這個位置,另外一開始認為所有關節的活動度都正常,就判斷已經處理完整,這點可能也是之後自己要另外注意的部分,就算活動度都正常,但不代表是以正常的切面活動,如果以有旋轉偏位的方式移動,就算活動度正常,還是可以壓迫到神經,造成神經性症狀,甚至之後從疼痛到麻刺的程度,所以認真聆聽症狀,仔細評估、考量各種可能性後,逐步處理完絕對要反覆評估,確定有達成理想中的目標,如果沒有就要之後再後續評估,千萬不要覺得已經找出正確的答案。

有時,身體的問題是在一連串陰錯陽差的事件中產生,而我們的工作就是要仔細的跟身體對話,然後善用各種工具和最重要的基礎醫學知識去連結出關鍵點,解痛有時找到原因才是真正開始的第一步,相比最近有朋友說健保體系下的復健效果到底如何?

其實如果5分鐘包含聽病歷、生理檢查和下診斷後,就可利用電療、熱敷、超音波解決的問題,那可能真的沒有太複雜或難解決,但如果看了復健很多次都還沒有好的話,其實也不用氣餒,多找一些有足夠時間諮詢評估和重複評估,且有足夠多工具和教育背景的專業,好好的讓他們跟你的身體對話,或許你的身體就會比較可能更快回到正常的狀態了!

其他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