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教練


此為胸椎活動度的一個訓練,目標是能超過45度,針對部分選手甚至超過50度才是標準,通常必須是要將胸椎附近的肌肉群先放鬆開。

[案例分享]
楊先生為健身房教練,因為肩膀在訓練中受傷而來到愛豐,經過林博士的調整後肩膀的被動活動度已經好很多,並且不會疼痛,但主動做相同的動作仍然存在些微疼痛,經SFMA檢測認為需訓練肩膀及胸椎的動作模式。


在開始肩膀的訓練之前需先確定胸椎的活動度,如圖所示訓練前的胸椎旋轉角度不到45度,因此我們先用滾筒放鬆上背、腹直筋膜群,配合呼吸做動態的身體前側extension,接著用T-bar調整原本駝背的姿勢找到身體中位(非挺胸),再藉由 movewell 系統中的 LLTR 在身體中位的姿勢下做旋轉力線的主動訓練。


由圖可知訓練完有很好的改變!
胸椎活動度改善後,就是肩膀動作模式的訓練了,楊教練過去自我訓練時為了避免聳肩而將肩胛下壓「固定不動」,而這常常造成肩膀關節與前三角肌肉的更大代償與負荷。

關於肩膀的使用可以參考這篇文章:http://www.unclesam.cc/blog/a-common-dumbbell-row-mistake/…

 

「肩胛骨應該圍繞著肋骨活動,肩胛骨有空間可以呼吸、可以移動,可以與孟肱關節更為協同的進行運作。讓肩胛骨同時向心與離心的工作。
注意:您仍然要避免負荷一路下滑到"終端活動範圍",而且要主動去要控制負荷,而不是懸掛著。在底部位置時,你應該會感覺到一個很好的伸展,然後沒有彈震的情況下返回。


這是一個微妙的調整,但卻會深遠的影響到動作的效率及肩膀的健康。試看看,有什麼不一樣的差別~

 

因此我們試著利用過去舞蹈教學的身體使用技巧去引導楊教練使用更平衡的肌肉關節控制,而當使用最小的力氣,會發現疼痛消失,這代表著動作效率改善與動作模式的正確。